注射靶向药后导致胆红素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是否真实

魏琼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注射靶向药后可能导致胆红素和谷草转氨酶升高,这是一种真实且已知的副作用。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指标变化并不罕见。

1.靶向药物是通过特异性地抑制癌细胞生长相关的分子路径来起效的,但这些药物有时也会影响正常的细胞功能,包括肝脏细胞。

2.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使用靶向药物后,可能对其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引发肝功能指标的改变。

3.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常见指标。临床研究中,不同靶向药物导致AST和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各异,一般约为10%到40%。

4.具体数值的升高程度和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基础肝功能状况、所用药物类型及剂量等。

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肝脏损害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时,需立即与专业医生讨论进一步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