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作用:许多药物会在进入体内后迅速产生生理反应,可能导致血压的波动。例如,高血压药物通常在服用后30分钟至1小时内开始起效,这段时间内测量的血压可能并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
2.血管反应:某些注射药物,例如肾上腺素或抗组胺药,能引起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改变血压。这种变化可能是暂时的,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3.情绪和疼痛:打针或服药本身可能引发紧张、不适或疼痛感,这些情绪因素也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
4.时间因素:一般情况下,建议在服药或注射后至少30分钟再测量血压,以便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让患者的身体状态恢复稳定。
为了获取较为准确的血压数据,通常建议在药物或注射治疗后的平稳期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