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病率:先天性尿道下裂发生率约为每200至300名新生男婴中有1例,是一种相对较常见的出生缺陷。
2.类型:根据尿道开口的位置,尿道下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冠状型、阴茎体型、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冠状型是最轻微的一种,而会阴型则是最严重的一种。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流向下偏移和外生殖器外观异常等问题。严重的尿道下裂可能伴随阴茎弯曲,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4.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矫正尿道开口的位置和形态,通常在婴儿6到18个月大时进行手术,以降低心理和身体的长期影响。手术方式多样,根据具体的畸形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幼儿的体检结果,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