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切口和穿刺:使用微创技术,在腹部白线附近进行小切口或穿刺,通常为3至5毫米,确保最小化组织损伤。这些切口用于插入内窥镜和其他手术工具。
2.疝修复:通过内窥镜摄像头监视,将手术工具导入体内,以便识别疝内容物并将其推回腹腔。此过程有助于了解缺损的位置和大小。
3.植入补片:根据缺损的尺寸和位置,选择适当的补片材料。通常采用网状材料,有助于增强腹壁结构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补片通过专用工具固定在疝缺损处。
4.缝合:使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缝线材料将补片固定到位。缝合过程中,确保缝线的间距均匀,并保证张力适中,以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压力。
5.检查和关闭切口:在完成缝合后,检查补片是否牢固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通过微小的皮肤缝合或胶粘剂关闭切口,最大程度减少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
这种微创技术因其较小的切口、较少的术后疼痛和更短的恢复期受到广泛应用。即使手术成功,也应注意术后的定期随访与观察,以防并发症或复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巩固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