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因:长期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每天摄入超过30克的纯酒精即可对肝脏产生损害,一瓶啤酒约含有15克酒精,因此每天饮用2瓶以上的啤酒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发病机制:酒精会通过干扰肝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能力,引起脂肪堆积、炎症以及纤维化。逐步的发展可经历三个阶段: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3.症状:早期的酒精性脂肪肝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体重减轻、腹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出血倾向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4.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可以诊断酒精性肝病。常用的检查包括肝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的肝活检。
5.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戒酒,这可以改善大部分早期患者的病情。对于已经出现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阻止病情恶化。支持性治疗,如营养支持和管理并发症,也十分重要。
6.预防:减少酒精摄入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关键措施。建议每周男性饮酒不超过140克,女性不超过70克。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能帮助保护肝脏。
酒精性肝病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通过戒酒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