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适用于改善肝脏和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因不会引起体重增加而被广泛推荐。
2.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效,例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这类药物能够较快降低餐后血糖,但可能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尤其是在饮食摄入不足的情况下。
3.格列奈类药物
代表药物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类药物作用时间短、降糖效果针对餐后,更适合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以作为拜糖平的重要替代方案之一。
4.DPP-4抑制剂
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这些药物通过延长胰岛素分泌时间并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来控制血糖,既安全又方便,且较少引发低血糖。
5.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不仅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还具有一定的减重作用,是近年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创新手段。
6.SGLT-2抑制剂
例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一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糖,同时有助于减轻体重及改善心血管预后。
药物的选择需要结合个人的血糖波动特点、基础疾病、服药依从性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所有降糖药物均需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作息,以达到最佳的血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