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灌肠退烧的原理
灌肠退烧是通过直肠给予退烧药物,使药物快速吸收,从而起到降温效果。虽然这种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被采用,但并非优先选择。
2.灌肠可能带来的问题
局部刺激:灌肠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导致不适感甚至轻微损伤。
感染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直肠或肛周感染。
剂量控制难度:通过灌肠途径给药,药物吸收速度较快,但剂量控制可能不如口服途径精准,容易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问题。
3.退烧的常规处理方式
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散热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口服退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儿童常见的安全退烧药物,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
补充液体:高热期间,儿童容易失去大量体液,应多饮水以避免脱水。
4.适用场景
灌肠退烧通常用于口服困难(如持续呕吐)或需要紧急控制高热的特殊情况。但即使在这些情形下,也更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后决定是否使用。
在儿童退烧处理上,更倾向于安全、有效且对身体刺激小的方法。未经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不建议自行采用灌肠退烧,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