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乙状结肠腺癌(I至III期),根治性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完全切除肿瘤以及对应的淋巴结。通常进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或结肠部分切除术,并确保适当的淋巴结清扫。
2.辅助化疗:
II期乙状结肠腺癌是否需要化疗取决于高危因素,如肿瘤分化程度差、浸润深度较大、淋巴管侵犯等。
III期患者通常推荐辅助化疗,例如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如FOLFOX(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或CAPOX(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
对于IV期患者,化疗可作为姑息治疗的一部分,以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3.免疫治疗:
MSH6基因缺失可能导致肿瘤表现为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这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重要指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常被用于这类患者,尤其是在晚期或转移性阶段。
4.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对于MSH6相关的乙状结肠腺癌,可考虑进一步基因检测评估其他潜在治疗靶点。同时应排查家族性或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若发现特定驱动基因突变(如BRAFV600E突变),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5.综合支持治疗:
除以上具体治疗外,应重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以及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MSH6相关乙状结肠腺癌治疗需根据临床分期和分子特点制定多学科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