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辅助化疗:如果肿瘤在II期或III期,术后通常推荐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5-氟尿嘧啶(5-FU)联合亚叶酸钙,或卡培他滨。
2.靶向治疗:针对某些基因突变的患者,如KRAS野生型,可考虑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或贝伐单抗。这类药物可以提高疗效,但需考虑患者的耐受性。
3.免疫治疗:对于特定类型的肠癌,例如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的病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能被使用。免疫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比传统化疗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4.支持治疗:对高龄患者尤其重要,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以帮助患者保持生活质量。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和个人偏好。医生会根据这些因素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术后的治疗不仅要考虑肿瘤本身,还必须关注患者的全面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