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高频电灼止血是怎么回事

2025-06-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胃镜下高频电灼止血是一种内窥镜介入技术,用于处理胃肠道出血。其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作用于出血部位,产生热效应以促使组织凝固,从而实现止血效果。

1.工作原理:高频电灼止血利用电流穿过组织时产生的热效应,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和局部血管闭合来达到止血目的。这通常涉及一个特殊装置连接到内窥镜,可以精确地定位和控制电流的应用。

2.适用范围:这种技术常用于处理包括溃疡、息肉切除后残留出血以及其他胃肠道黏膜破损导致的出血情况。由于其准确性和快速反应,减少了对广泛外科手术的需求。

3.过程优点:相比传统手术,高频电灼止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等优势。由于是在胃镜直视下操作,医生可以仔细观察并确保止血彻底。

4.可能风险:尽管这项技术非常有效,但仍可能存在风险,如局部组织损伤、感染或再次出血。在进行此类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

胃镜下高频电灼止血是现代内窥镜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帮助许多患者在无须进行大创伤手术的情况下获得有效治疗。关注术后护理与定期检查可提高疗效并预防潜在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