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确保环境安全:在接近伤者之前,确保周围环境不再有危险,如交通流动、火灾隐患等。
2.检查意识和呼吸:轻轻拍打伤者,并询问是否能回应。如果没有反应,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3.若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开始心肺复苏术,每分钟进行100-120次胸外按压,若熟悉人工呼吸技术,可在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吹气。
4.处理出血:若有明显出血,用干净布料或敷料直接压住伤口以控制出血。避免使用止血带,除非出血严重且无法控制。
5.保持稳定位置:若伤者恢复意识或仍无反应,但呼吸正常,应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6.防止二次损伤:避免移动伤者,除非有必要,如处于危险区域。移动时需小心,尽量保持头颈部稳定,尤其怀疑脊椎受损时。
7.心理支持:如果伤者意识清醒,与之交流以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
急救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伤者的状态,及时调整措施以适应其变化,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