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肠道内壁受损,产生黏液和血便。例如,痢疾杆菌感染常出现带血黏液的大便。
2.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引起肠壁溃疡,出现带血黏液的大便。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影响结肠,克罗恩病则可能涉及整个消化道。
3.肠息肉或肿瘤:有时肠道内的良性息肉或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血便,伴随黏液分泌。
4.缺血性结肠炎:当结肠部分血供不足时,可能导致急性发作的腹痛和血便,偶尔伴随黏液。
5.大肠癌:早期大肠癌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出血和黏液增多,大便形态及颜色异常。
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其他伴随体征,如腹痛、发热等,并及时进行医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开始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