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半卧位,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术前需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手术过程以取得同意。常规消毒和铺巾,减少感染风险。
2.定位穿刺点:通常选择在左下腹部或右下腹部靠近脐旁的位置,因为这些地方脂肪层较薄,风险较小。在超声波引导下,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积液区域并避开重要器官。
3.局部麻醉:选定穿刺点后,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感。
4.穿刺针插入:使用专用的腹水穿刺针,沿着预定的路径缓慢刺入皮肤、脂肪层及腹壁肌肉,直至进入腹腔。此过程中应注意轻柔,以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5.抽取液体:一旦穿刺针进入腹腔,连接无菌收集装置,开始缓慢抽取腹水。确保抽取速度适中,防止过快抽液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低血压)。
6.处理和分析:根据临床需要,可将部分腹水送检,进行生化、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分析,以帮助诊断病因。
7.结束操作: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局部加压包扎以止血和防止液体渗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需立即处理。
实施腹水穿刺术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特别是有大量腹水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