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噻嗪类利尿剂:这些药物通过促进肾脏排出钠和水,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它们尤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患者。
2.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动脉平滑肌细胞,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动脉扩张,从而降低血压。在中老年人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较为有效。
3.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减少血管收缩和钠潴留,帮助降低血压。这类药物对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尤为有益。
4.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类似于ACE抑制剂,但不容易引起咳嗽等副作用,对不能耐受ACE抑制剂的患者是一种替代选择。
5.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缓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达到降压效果,适合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或心律失常的患者。
初次治疗通常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逐步调整剂量和药物组合。始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