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血压变化: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数值,以便医师了解其波动情况。短时间内若血压持续升高,尤其是达到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属于高血压,需要引起重视。
2.识别药物类型: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减充血剂、某些抗抑郁药物等,已知会导致血压升高。查阅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确定是否与正在服用的药物相关。
3.评估其他风险因素:综合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压力水平、体重等因素,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如高盐饮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
4.与医生沟通:及时与负责的医师联系,详细描述症状及其变化,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药物名称、服用剂量和频率等,以便医生给出更加个性化的建议。
5.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在医师指导下,可能需要换用其他不影响血压的替代药物,或者加入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6.生活方式干预:同时配合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锻炼,减少摄盐量,戒烟限酒,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以全面控制血压。
停药后,若血压未见明显下降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或停止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