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常见,大约50%至60%的足月新生儿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在出生后2到3天开始,4到5天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通常不超过两周。它是由于未成熟的肝脏不能有效处理体内的胆红素所致。
2.母乳性黄疸:有些母乳喂养的婴儿可持续出现黄疸,这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抑制肝脏清除胆红素有关。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第1周末至第2周初,尽管可能持续更长时间,但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病理性黄疸:若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包括溶血性疾病(如ABO或Rh血型不合)、感染、遗传代谢疾病以及肝脏或胆道异常。
4.肝胆疾病:肝炎、胆道闭锁或胆汁淤积等肝胆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皮肤发黄。这些情况往往伴有其他症状,如尿色深黄、粪便颜色变浅、厌食、乏力等。
5.饮食因素:摄入大量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可能导致一种无害的皮肤黄染,称为胡萝卜素血症,这种皮肤黄染主要局限于手掌和脚掌,不涉及眼白。
需要关注的是,如果小孩皮肤黄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应及时就医以排查潜在的健康问题。不同原因的黄疸处理方法差异较大,因此准确诊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