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位置变化:在进行注射时,针头的位置可能发生轻微移动。在初次插入时未进入血管,所以回抽时无血。但在拔出过程中,针头可能穿过了小血管,引发出血。
2.隐匿的出血点:针头可能在插入和拔出过程中接触到毛细血管。由于毛细血管非常细小,在回抽时未必能够立刻抽出血液。拔针后,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导致轻微出血。
3.组织损伤:针刺过程可能对局部组织造成轻微损伤,拔针后,受损的组织可能发生少量出血。
4.针孔效应:当针头穿透皮肤和组织时,会形成一个微小的针孔通道。在拔针后,该通道可能因为压力差或皮肤紧张度变化而导致出血。
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出血量较大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肿胀、疼痛或瘀血,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进一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