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空气质量: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中,可能增加脑卒中,包括脑梗和脑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脑卒中的风险增加约6%。
2.噪音污染:持续的高噪音环境,如交通噪音,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从而间接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社区通常缺乏医疗保健资源,居民可能面临较高的压力水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和缺乏锻炼,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4.气候条件:极端温度变化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例如,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而高温天气可能导致脱水和血液浓缩,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虽然居住环境确实对脑梗和脑出血的发病有影响,但这些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健康指标以及在易感人群中进行预防性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