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细菌或酵母菌感染:在月经期间,阴道的湿度和温度增加,为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继而可能导致细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这些感染可引起外阴瘙痒和溃烂。
2.接触性皮炎:使用卫生巾、护垫或某些清洁产品时,由于对化学成分或香料产生过敏反应,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引发瘙痒、红肿及溃烂。
3.激素变化: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皮肤的敏感性和免疫反应,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或导致皮肤问题。
4.缺乏适当的卫生护理:在月经期间没有保持适当的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导致感染和相应症状。
5.其他皮肤状况:如湿疹或牛皮癣等慢性皮肤病,可能在月经后因内裤摩擦或卫生用品使用导致症状加重。
为避免或缓解这些症状,可以尝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选择无香料的卫生用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并在症状持续或严重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