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痔疮:是最常见的引起便后出血的原因。外痔会在肛门外形成小肿块,内痔则是位于直肠内。便后出血往往是鲜红色,并伴有疼痛或不适感。
2.肛裂:通常由于排便时便秘造成的肛门局部撕裂,导致鲜红色出血和剧烈疼痛。出血量通常较少,但可能会在大便表面看到血迹。
3.结直肠息肉:属于较常见的良性增生,可以在排便时引起无痛性便血。如果息肉变大或恶化,有可能导致更多出血。
4.结直肠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便血,颜色偏暗或混合有黏液,晚期可能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贫血等。
5.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氏病,也可能导致便血,通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是必要的。大便潜血试验、肛门指检或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确定出血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