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导致腹泻的常见原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常伴低烧或高热。
细菌感染:如沙门菌、志贺菌等,通过食物或饮水传播,表现为腹泻、水样便或脓血便。
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以及某些食物过敏也可能引起大便异常,但通常不会发烧。
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或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也会导致上述症状。
2.需要注意的危险信号:
发烧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不退。
腹泻每天次数超过6次,伴明显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嘴唇干裂、精神萎靡。
大便中有明显的血液或黏液,同时伴剧烈腹痛。
孩子出现呕吐频繁,无法进食或补液。
3.家庭应对措施:
补充水分:轻度脱水时可选取口服补盐液(例如ORS药物),避免单一使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
控制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降温,并配合物理降温(如额头冷敷)。
饮食调整:暂停牛奶、甜食等易加重腹泻的食品,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
注意卫生:勤洗手,清洁接触过的玩具、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4.就医必要性:
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或培养,以明确感染类型。
如果医生判断为细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腹泻则以支持治疗为主。
严重脱水或呕吐需考虑输液治疗。
在处理过程中,切勿随意使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延长病程。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