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就医检查
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检测尿酸水平、关节滑液分析或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超声)来明确诊断,并评估炎症程度。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可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效果较好,但高剂量可能导致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用于无法使用上述药物的患者,通过口服或关节注射快速缓解症状。
3.休息与护理
应尽量减少患处活动,保持关节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肿胀。
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消肿。
4.饮食调整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和浓肉汤。
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和烈酒,因为它们会增加尿酸生成。
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用水约2000-3000毫升,可促进尿酸排泄。
5.长期管理与预防
症状缓解后,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长期降尿酸治疗,如应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
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建议将目标值控制在360μmol/L以下,以减少复发风险。
如果不及时处理,痛风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形成痛风石或引发关节永久性损伤,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按照专业指导进行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