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脱水:
严重脱水时,身体缺乏足够的液体可导致尿量减少和尿液浓缩,使其颜色变黄甚至变深。脱水可能由持续呕吐、腹泻、高热出汗过多或摄入液体不足等因素引起。
2.肾功能异常:
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可能导致尿量显著减少(少尿或无尿)。肾功能受损时,代谢废物在体内累积可能进一步影响食欲和整体健康。
3.感染或炎症反应:
严重的感染,如尿路感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脓毒血症,可能导致尿量减少,并通过炎症因子抑制胃肠道功能,引发食欲不振或恶心。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或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尿量改变,同时抑制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5.药物或毒素作用: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不良使用的抗生素)以及毒素(如重金属中毒)可能对肾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导致尿量减少,并引发厌食的表现。
6.肠胃疾病:
胃肠道疾病,如胃肠炎、胰腺炎或肝胆系统问题,可引起食欲减退,同时由于液体流失或吸收障碍而导致尿黄尿少。
7.心血管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或低血容量休克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足,影响肾脏的灌注,从而减少尿液生成。
上述情况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快就医,通过血液检查、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