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孕期因素
早产是脑瘫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表明,出生时胎龄低于37周的新生儿中,脑瘫的发生率较高。
孕期感染,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会增加胎儿患脑瘫的风险。
妊娠期间母亲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或癫痫,也可能提高婴儿脑瘫的风险。
2.分娩过程中的因素
分娩过程中出现缺氧缺血性损伤,例如脐带绕颈、产程过长等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脑瘫。
出生时体重过轻(低于2500克)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3.新生儿期因素
新生儿出现严重黄疸,尤其是未及时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进而诱发脑瘫。
脑出血或其他类型的脑损伤在新生儿期也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4.遗传和环境因素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脑瘫不是遗传病,但一些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脑瘫的发生。
环境中的某些不利条件,例如暴露于毒素或污染物,也被视为潜在风险因素。
5.社会经济和医疗因素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可能面临更高的脑瘫风险,这与医疗资源不足和孕期护理欠佳有关。
医疗质量差以及缺乏足够的产前、围产期和新生儿护理可以增加脑瘫发生的概率。
脑瘫的发病风险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孕期至新生儿期的健康管理和良好的医疗条件是降低这一风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