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肠炎出现发热该如何处理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感染性肠炎伴随发热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首要措施包括补充液体、饮食调整、监控体温、合理应用药物等。

1.补充液体:感染性肠炎常导致腹泻,可能使机体面临脱水风险。及时补充液体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口服补盐液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重度脱水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

2.饮食调整:建议在病情较轻时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清汤、藕粉等。避免乳制品、油腻及高纤维食物,以减少胃肠负担。

3.监控体温:定时测量体温,观察发热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遵循医嘱,不可擅自过量使用。

4.药物治疗: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细菌性肠炎明确时,医生可能会开具特定抗生素。病毒性肠炎通常不使用抗生素,需依靠身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5.寻求医疗帮助:若出现高烧不退、严重腹痛、脱水症状或血便,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在处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和反应。感染性肠炎多可自行缓解,但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在儿童、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维护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是预防此类感染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