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矮小症是一种身材矮小的病症,其定义为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身高低于标准差两个单位以上。即处于生长曲线的第3百分位以下。
2.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在2到3岁时开始被注意到,因为这是儿童生长速度出现规律性变化的时期。正常情况下,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能增加约25厘米的身高,而第二年则增加12至13厘米。随后几年,每年的增长幅度会减缓至5至7厘米。如果儿童的身高增长明显低于这些数值,则可能患有矮小症。
3.到青春期前,即大约10至12岁,对矮小症的识别会更为明确。在这个年龄段,虽然生长速度会有所加快,但矮小症患者的生长曲线仍会显著低于常规水平,从而更加易于辨识。
4.引起矮小症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生长激素缺乏、内分泌失调以及慢性疾病等,在发现儿童身高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早期识别矮小症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关键。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