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位性变化:当身体从躺卧状态变为站立状态时,重力的影响会导致血液向下肢流动。为了补偿这一变化,心脏和血管系统会进行调整以维持足够的脑供血。这一过程称为体位性调节。
2.血容量分布:躺下时,血液更均匀地分布在全身各处,特别是在上半身和大脑区域,因此血压较低。而站立时,更多的血液聚集于下肢,心脏需要增加输出和血管收缩来维持脑部供血,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3.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收缩来控制血压。站立引起的压力改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从而提高血压。
4.健康因素:某些健康状态或药物使用也可能影响这种变化。例如,高血压患者或服用特定药物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姿势性血压变化。
如果频繁出现这类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考虑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进行评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