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总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浓度通常低于20微摩尔每升(μmol/L)。当其水平显著升高到23.1μmol/L及以上时,可能会引发黄疸,即皮肤和眼白变黄。
2.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点是在肝细胞中积累过多的脂肪。如果脂肪肝进展为肝炎或肝硬化,可能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3.皮肤发黄是黄疸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时,胆红素可以沉积在皮肤和巩膜中,引起明显的黄色着色。这一现象与肝脏无法有效处理和排泄胆红素有关。
当总胆红素水平升高且患有脂肪肝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咨询专业医生以得到适当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建议。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