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生物制剂是否会引发结核病和肿瘤

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接种生物制剂本身不会直接引发结核病或肿瘤,但某些类型的生物制剂可能会增加患这些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已经存在潜在感染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使用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1.生物制剂与结核病的关系:

一些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中的特定通路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免疫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潜在结核菌感染的激活风险。

数据显示,在接受此类治疗前未经过筛查和预防性处理的潜伏性结核感染者中,出现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在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之前,应对结核病进行相关筛查,包括胸片检查和结核感染皮试或干扰素释放试验,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2.生物制剂与肿瘤的关系:

长期使用某些免疫抑制类生物制剂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理论上有促进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研究数据表明,这种风险与具体药物类型、用药时间及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关。例如,部分针对特定免疫细胞或信号通路的生物制剂可能略微提高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等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但总体风险变化并不显著。

特殊情况下,比如治疗前已有潜在肿瘤或家族肿瘤史,需谨慎选择生物制剂药物,以避免潜在风险。

3.用药风险评估和监测:

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应在治疗前接受全面筛查,包括病史询问、传染病筛查及必要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监测是否存在感染征象或其他异常表现。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在使用生物制剂时,需权衡其治疗获益与潜在风险。这类药物多为重症疾病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手段,但使用过程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导原则,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