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挛性癫痫发病机理详解

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阵挛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癫痫类型。它发作时会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特征,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影响。阵挛性癫痫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主要与神经元异常放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紊乱有关。

具体来说,以下是阵挛性癫痫发病机理的几个方面:

1、神经元异常放电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活动是通过放电信号实现的。在阵挛性癫痫患者体内,神经元放电出现了异常。这些异常放电涉及到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的改变以及神经元间的突触功能紊乱等。

2、高频电击

阵挛性癫痫常常表现为高频电击,即在短时间内(通常是数秒)内频繁发生的脑电波放电。这些电击形成神经元电兴奋状态,同时也抑制了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引起了癫痫发作。

3、神经递质释放紊乱

在阵挛性癫痫中,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也出现了紊乱。这些紊乱与GABA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失衡有关,导致神经元电兴奋状态的增加,从而引起了癫痫发作。

4、遗传因素

阵挛性癫痫的发病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已知影响该疾病发生的基因包括ARX、STXBP1、CDKL5等。这些基因突变会影响脑的发育和运转,从而增加患者罹患阵挛性癫痫的风险。

以上是阵挛性癫痫发病机理的一些方面,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其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