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清洁和降温
在出汗后及时用温水清洗皮肤,去除残留汗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可以用毛巾轻轻吸干汗液,不要用力搓擦,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如果天气炎热,可选择待在通风良好、凉爽的环境中,必要时使用冷敷缓解瘙痒。
2.避免刺激
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建议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香水或洗涤剂。
3.药物治疗
可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低浓度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来减轻瘙痒和炎症。但激素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或医生建议操作。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口服抗组胺药物,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4.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是否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明显红肿或水疱。如果症状持续数天未缓解或出现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
5.预防措施
建议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大量出汗,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活动时。保持皮肤干燥,夏季可适量使用爽身粉,帮助吸收多余汗液。注意饮食清淡,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可能诱发和加重症状。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调整生活习惯或配合药物处理,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复发。如果情况复杂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