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理特征:
肠息肉:肠息肉是指肠内膜上长出的隆起组织,可以是良性的,也可能有癌变风险。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可能通过常规检查或因其他问题检查时发现。
肠炎:肠炎是肠道黏膜的发炎,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引起。肠炎是炎症状态,因此会导致痛苦和不适。
2.症状表现:
肠息肉:大多数情况下,肠息肉无明显症状,但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腹部不适或出血。偶尔也可因刺激肠道而导致轻微疼痛。
肠炎:肠炎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发热和体重下降等急性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如细菌感染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可能有所变化。
3.检查与诊断:
肠息肉: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存在,并可在检查同时进行活检以确认病理性质。
肠炎:诊断肠炎则依靠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如血常规、粪便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并确认炎症原因。
4.治疗方法:
肠息肉:对肠息肉的处理多为内镜下切除,以防止其可能的恶变。定期随访检测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肠炎:肠炎的治疗取决于其具体病因,可能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等。对于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管理和饮食调整同样重要。
肠息肉和肠炎虽均涉及肠道健康问题,但它们在病因、表现和干预策略上明显不同。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