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0-6周):
骨折在初始阶段需要时间愈合,通常为4到6周。在此期间,应尽量减少受伤部位的负重。
可以进行非负重的上肢及健侧下肢的简单肌肉锻炼,以保持整体身体的肌力。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可以从受影响脚踝开始,包括缓慢地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但需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2.恢复期(6-12周):
随着骨折愈合,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增加负重活动,如站立和短距离行走。
开始进行轻度的抗阻力训练以增强小腿肌肉,如使用弹力带进行小强度的抗阻力练习。
增加下肢的柔韧性和稳定性练习,例如做单腿站立平衡练习,这有助于提高协调性。
3.强化期(12周以上):
完全愈合后,通过渐进式负重活动如慢跑、跳跃来恢复足部的完全功能。
加入更多的力量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促进整体下肢的肌肉强化。
定期进行动态平衡和灵活性训练,以预防未来的损伤。
骨折后锻炼不仅要关注脚部的恢复,也应重视全身的协调性与肌力的重建,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频率,以促进完全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