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排便不彻底:当肠道蠕动缓慢或排便时未能彻底清空直肠,部分粪便可能残留在肛门附近。这些残留的粪便容易受到空气和肠道菌群的作用产生特殊气味。特别是当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较多时,粪便中的分解产物如氨、硫化物会导致气味更浓烈。
2.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辛辣刺激性食品、大蒜、洋葱等,会改变粪便的成分,使其气味更重。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粪便质地变硬,排出困难,从而引发排便残留。
3.肠道菌群变化: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失衡会影响粪便的气味。例如,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种类增加时,容易分泌更多具有异味的产物,导致粪便异常臭。
4.卫生状况问题:如果未及时清洁肛周,残余粪便与皮肤表面混合,加上潮湿环境,会进一步加重恶臭味。
5.潜在疾病:某些肛肠疾病,比如痔疮、肛裂或肛瘘等,可能导致排便过程中出现困难或粪便残留。同时,肠道感染或炎症也可能改变粪便的性质和气味。
保持健康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以及注意肛周卫生,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如果情况持续出现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尽早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