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EPEC与其他类型的大肠杆菌不同,它不产生志贺毒素,而是通过黏附机制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它们通过一种叫做“微绒毛破坏”的过程干扰肠道细胞功能,使得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腹泻。
2.在全球范围内,EPEC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其感染可导致严重腹泻,脱水,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较弱,易受到这种细菌的影响,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3.预防措施包括改善卫生设施、确保饮用水安全以及推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和注意食物的清洁处理等,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了解EPEC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对于防治儿童腹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地区。通过普及卫生知识和改善基础设施,可以显著减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