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风险: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约有5%至10%可能发展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该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复发,因此进行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
2.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阻止DNA合成,影响癌细胞的增殖。通过鞘内注射直接将药物送入中枢神经系统,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更有效地杀灭潜在的白血病细胞。
3.治疗方案中的应用:通常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中,甲氨蝶呤作为鞘内注射的首选药物,并与其他全身性化疗联合使用,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
4.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表明,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能够显著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复发率。需注意控制剂量和注射频次,以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如头痛、恶心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
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是其中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