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首先需要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或PET-CT等影像学手段来评估新出现结节的大小、形态特征及其代谢活性。通常,PET-CT可以帮助判断结节是否具有恶性潜力。
2.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结节较小且无明显恶性特征,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短期随访,包括每3到6个月复查影像,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若结节体积增大或形态发生改变,需进一步处理。
3.组织病理学活检:对于疑似恶性的结节,可能需要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下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从而确诊结节的性质。
4.考虑既往病史: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健康状况,综合判断结节的可能成因,如治疗后的炎症反应、纤维化或者肿瘤复发。
5.多学科讨论:通常由肿瘤科、放射科、外科及病理科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讨论,可以为复杂病例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出现新增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复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持续的医学监控和专业指导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