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铁是造血的重要原料。人体内约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血红蛋白负责氧气运输功能。如果体内缺铁,会导致贫血,即红细胞数量不足或其携氧能力降低。
2.补铁有两种主要形式:通过食物摄取和药物补充。食物中的铁又分为血红素铁(如动物肝脏、红肉)和非血红素铁(如植物来源)。血红素铁吸收率更高,可达20%-30%,而非血红素铁吸收率通常低于10%。
3.吸收铁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所以,在进食富含铁的食物时,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西红柿)是非常重要的。
植酸(如谷物)、草酸(如菠菜)以及茶和咖啡中的多酚可能抑制铁的吸收。在补铁期间,应避免同时大量摄取这类食物或饮品。
胃酸对铁的溶解和转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胃酸分泌减少的人群(如长期服用抗酸药者)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
4.药物补铁时需注意剂量和时间。铁补充过量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痛甚至便秘。每日推荐的铁摄入量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异,例如成年女性每日需要约18毫克,而孕妇需要27毫克。
5.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时,铁剂常用于补充铁储备,并结合叶酸和维生素B12帮助造血。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盲目补铁造成铁过载或其他问题。
合理补铁能够有效改善缺铁症状,但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注意与其他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来提升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