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持续时间:疙瘩已经存在超过半年,需考虑慢性病变的可能性。常见包括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或者皮下纤维瘤等,这些一般属于良性病变,生长缓慢且没有显著痛感。但若伴随疼痛、发红或有明显增大趋势,则需高度关注感染或恶性病变可能。
2.疙瘩性质:如果触碰时质地较软,多为脂肪瘤或皮脂腺囊肿;质硬则更倾向于纤维瘤或钙化性结节。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破溃、渗液等特征也是判断病因的重要线索,比如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在感染后可能表现出红肿热痛及化脓。
3.检查手段:可以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外科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视诊、触诊结合超声检查或必要时做组织活检来明确疙瘩的性质。如果疙瘩位置较深或疑似与颅骨附近结构相关,还可能需要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排除更复杂的病因。
4.治疗方式:对于良性但影响生活或美观的疙瘩,通常可以借助局部切除手术解决,手术创伤小且恢复较快。如果是感染性病变,则需要抗感染治疗。若为罕见的恶性病变,需根据具体病理结果由专科医生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应注意避免频繁按压、搔抓疙瘩,以免造成二次感染或刺激周边组织。在确诊前不要随意涂抹药膏或使用偏方,以防止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