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时间窗:取栓治疗通常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进行,但部分病例可以延长至24小时。这是基于血流动力学研究和影像学评估,如CT灌注或MRI,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脑组织仍有救治潜力。
2.NIHSS评分:国家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常要求评分较高以证明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3.影像学证据:CT或MRI检查需显示大动脉闭塞,例如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并且可能还需要结合灌注成像来评估缺血半暗带区的范围,以判断是否存在可逆性脑损伤。
4.年龄和健康状况:虽然没有绝对年龄限制,但一般选择身体状况较好并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其他健康因素和合并症也会影响治疗决策。
5.排除禁忌症:如已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等,这些情况可能增加取栓手术风险。
脑梗死取栓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最大化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风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