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过敏性皮炎:
常见诱因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等)、药物(如抗生素)以及接触物质(如花粉、动物毛发、化学制品)。
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肿、出现大小不一的疙瘩,通常伴有强烈的瘙痒感。
可能集中在四肢、面部或全身分布。
2.荨麻疹:
表现为皮肤突起的风团样疙瘩,形状不规则,边缘清晰,可能会迅速出现又迅速消退。
瘙痒剧烈,可由冷热刺激、压力、感染或某些食物引发。
风团一般持续数小时到一天左右,但也有可以反复发作的病例。
3.虫咬性皮炎:
是由于蚊虫叮咬或床虱、跳蚤等虫类侵袭导致。
疙瘩通常较小,但中央可能出现红点或水泡,并伴随明显瘙痒。
疙瘩多分布在裸露的皮肤区域,如手臂、小腿。
4.湿疹:
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炎症,多见于婴幼儿。
皮损初期为红斑、丘疹,后期可发展为渗出、结痂,瘙痒明显。
发病部位常见于面部、颈部、四肢屈侧等处。
5.病毒或细菌感染: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手足口病、脓疱病等,也会导致皮肤起疙瘩并瘙痒。
水痘表现为先发红色小斑点,随后形成水疱;手足口病则以手掌、脚掌及口周的疹子为特征。
6.其他可能性:
皮肤干燥或季节性因素也可能引起瘙痒性疙瘩。
局部卫生条件差或衣物材质刺激也可能成为诱因。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儿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此期间,避免抓挠患处,以免继发感染,同时留意饮食与生活环境是否存在过敏源或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