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梗阻是一种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消化道而引起的疾病。此时,通过口服摄入食物可能会导致症状恶化,如腹痛、呕吐和腹胀。
2.对于完全性肠梗阻,通常建议患者暂时禁食,经由静脉注射提供营养,即称为肠外营养。这种方式绕过了消化系统,直接将必要的营养素输送到血液中。肠外营养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基本代谢需求。
3.如果肠梗阻为不完全性且症状较轻,在医生指导下可能允许少量流质饮食,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没有加重风险。
4.无论何种情况下,肠梗阻患者的营养管理应由专业医务人员制定计划,并根据病情进展及时调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支持治疗。
肠梗阻患者在摄入营养素时应非常谨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非经口途径获取营养,同时定期评估病情变化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