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亚硝酸盐形成:在泡菜发酵的初期,由于乳酸菌尚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转化为亚硝酸盐。通常情况下,经过3至5天的发酵,亚硝酸盐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在此期间食用泡菜可能会摄入较高水平的亚硝酸盐。
2.发酵时间:研究表明,经过1至2周充分发酵后的泡菜,其亚硝酸盐含量会大幅降低到相对安全的水平。适当延长发酵时间有助于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风险。
3.控制因素:制作泡菜时,应避免添加过多的盐,因为高盐环境可能抑制有益菌生长,延缓亚硝酸盐的降解。保持泡菜坛子密封和避免使用被污染的水源以减低细菌繁殖带来的风险。
适量食用经过正确制作和发酵时间充足的四川泡菜,并不会显著增加癌症风险。为了饮食安全,建议关注制作方法和食用频率,以便减少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