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定义和类型:头颅血肿是一种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压力导致的婴儿头部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形式是产瘤和骨膜下血肿(也称为头皮下血肿)。产瘤通常出现在出生时,由头皮和软组织水肿组成,而骨膜下血肿则是由出血造成,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
2.发生原因:这种情况多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压力,比如使用产钳或真空吸引器辅助分娩,或由于头部经过产道时受到的挤压而产生。约有10%的新生儿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头部血肿。
3.愈合过程:大多数头颅血肿会在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内自然吸收。产瘤通常在几天内消退,而骨膜下血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通常在2到12周内完全消失。
4.观察和检查:通常情况下,只需观察血肿的发展,没有特别的医疗干预。医生可能会通过体检来判断血肿的严重程度。如果怀疑有其他潜在问题,如感染或更严重的头部损伤,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5.并发症风险:虽然一般没有长期影响,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黄疸或贫血等并发症,尤其是当血肿较大时。这需要医生密切监测,并在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
确保新生儿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便及时识别任何异常情况。头颅血肿虽然看似明显,但通常不会给宝宝带来长期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