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病因与发病率:真菌角膜炎由多种真菌引起,包括念珠菌、曲霉菌和镰刀菌等。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不同,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生。
2.症状与发展:患者通常会出现眼部疼痛、红肿、视力模糊、流泪和对光敏感等症状。疾病进展快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角膜穿孔、继发性感染及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
3.诊断难度:由于早期症状常与细菌性或病毒性角膜炎相似,准确诊断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检测,如角膜刮片培养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致病真菌的类型。
4.治疗方法: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滴眼液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或手术干预,如角膜移植以恢复视力。
5.预后与并发症:若能早期确诊并适当治疗,多数患者能够部分恢复视力。晚期或未能有效控制的感染可能导致长期视力损害或失明。
确保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创伤和随意使用接触镜,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