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股前区:在大腿的正前方,主要穴位包括髀关、伏兔和阴市。其中,髀关穴位于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缘连线的中点附近,常用于缓解髋关节疼痛。伏兔穴位于髌骨底端上6寸处,用于治疗膝盖疼痛和下肢无力。阴市则位于伏兔穴下3寸,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等胃肠问题。
2.股外侧区:主要穴位有风市和居髎。风市穴在髋关节与膝关节的中点偏外侧一些,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下肢痉挛和麻木。居髎穴位于髋关节外上方,适合缓解腰腿痛。
3.股内侧区:其中较为重要的穴位是血海和箕门。血海穴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可用于改善月经不调及皮肤病。箕门穴位于股内侧,靠近腹股沟处,常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4.股后区:承扶穴是最常用的穴位,位于臀横纹的中央下方,能够舒缓坐骨神经痛及腰背紧张。
大腿上部的穴位各具特定的功能,可以通过按压或针刺进行刺激,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在使用这些穴位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并注意手法的正确性和力度的适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