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气温变化:秋季气温下降,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显示,每降低10摄氏度,收缩压可能会上升约6毫米汞柱。
2.昼夜温差:秋季昼夜温差较大,人体需适应这样的变化,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这也可能引发血压波动。
3.饮食习惯:进入秋季后,人们的饮食往往由清淡转为较为浓烈,有些人摄入盐分和脂肪增多,这也会间接影响血压。
4.运动量减少:天气变冷,户外活动减少,运动量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压升高。
5.精神压力:秋冬季节白昼时间缩短,部分人群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或焦虑,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
在秋季,应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帮助维持血压在健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