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一些遗传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约有10%-2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3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终会进展为肝硬化。
2.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早期阶段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胀、下肢浮肿等。据统计,约60%至70%的肝硬化患者在确诊前没有显著症状。
3.医学图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以帮助识别肝脏结构的变化。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表面是否存在结节或其他异常结构。并不是所有的肝脏结节都是肝硬化的征兆。例如,一些良性肝脏结节,如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或肝血管瘤,可能与肝硬化无关。
4.确诊肝硬化通常需要进行肝活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中的纤维化程度。目前也有一些非侵入性的替代方法,如瞬时弹性成像,可以评估肝脏硬度,与纤维化程度相关联。
5.如果怀疑肝硬化,建议立即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必要的检查。这不仅能够明确诊断,还能及早制定治疗和管理方案,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肝部长有米粒状物未必就是肝硬化,但值得高度关注。应尽早进行医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