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肠易激综合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影响约10%到15%的人口。其特点包括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
2.饮食纤维不足: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使其更容易通过肠道。成年人每日纤维摄入量建议为25至30克,如果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便秘。
3.脱水:水分摄入不足会使大便变硬,难以完全排出。通常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2升水,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4.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在排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这些肌肉协调不良,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和不完全排空感。
5.直肠壁憩室:这是指在直肠上形成的小囊袋,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存留粪便,导致排便不尽的感觉。
6.压力和焦虑:心理因素也可能对肠道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可能导致肠道运动异常。
7.结直肠结构异常:如结肠冗长、直肠内套叠或其他解剖学异常可能造成大便通过的机械性障碍。
定期体检和就医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适当的管理。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以及纠正排便姿势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