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正邪交争:当风热邪气入侵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即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与邪气进行抗争。在这一过程中,邪气可能导致体表的毛孔闭塞,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顺利散发,从而导致表寒现象,表现为畏寒。
2.热邪初侵:在风热感冒的早期阶段,虽然体内已经积聚了热邪,但由于热邪尚未完全深入,体表仍可能出现寒象。因此,患者可能在初期表现出畏寒的症状,随后随着热邪的发展,畏寒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转而表现为明显的发热。
3.阳气被郁:风热感冒时,体内的阳气可能被热邪所阻,使得正常的温煦功能受阻。此时,阳气不能到达体表,导致表寒而出现畏寒的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随着阳气的恢复,畏寒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4.体质差异:不同体质的人在面对同样的病邪时,反应会有所不同。有些人阳气相对不足,即使在风热感冒时,仍可能表现出寒象,这种情况尤为常见于平素体虚或年老体弱者。
在风热感冒期间,虽然畏寒是可能的表现之一,但这一症状通常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消失。建议在感冒期间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感冒的恢复需要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尽快康复。如症状持续加重或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